今年12月一開始就是所有青農等待百大青農放榜的日子,由農委會主辦的青年農民專案輔導,日前第2屆接受個人組254人、團體組19組報名,經過學者專家初審、複審的作業後公布正取名單,包括個人組82人、團體組624人,錄取率約三成。正取名單的青農們平均年齡33歲,除了原有農糧類外,更增加了水產養殖類10個名額,其中農糧類栽培蔬菜33位、果樹9位、雜糧水稻14位、花卉3位、茶葉2位、種苗5位、綜合經營6位,更有三分之一的青農年民投入有機栽培的行列,讓我們看到青農們對於友善環境的產業未來深具信心,同時為了引導青年農民群聚經營,特別開放團隊組申請,本次遴選出624名青年均為農糧類,主要從事產業包括果樹、蔬菜、仙草及茶葉等,未來除了生產整合外,積極朝向產業價值鏈加值發展,期待建立創新經營模式,作為青年從農標竿示範,進而吸引更多青年回流農村,提升農業競爭力。

第一屆百大青農經過一年半的陪伴式輔導,也讓初進農業的青農們進入穩定生產,其中部分朝向產業鏈的加值生產與服務,陪伴師也多能按部就班、因材施教,讓青農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經營上所需要的資源,期間更在農委會專案計畫平台資源整合下,同時促成青農輔導的跨域加值成果;

1.    行政法規協助:修正非都市土地申請變更作為興建農產食品加工場所及設施使用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促成農產加工廠建立;

2.    家教式輔導:百位青農中已經超過八成,透過陪伴師輔導不但能夠穩定生產,甚至其中也超過兩成經過而擴大經營規模來降低生產成本,亦或深化經營面向為產業加值;

3.    創新加值輔導:由11位青農透過創新計畫,由產業的問題解決出發,透過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加值,由農委會青農輔導平台提供整合性資源,協助青農擴大經營與服務事業內涵;

4.    產業鏈與組織運作:透過全國農會的帶領下,由縣農會的青農組織運作,讓產業價值練鏈與在地青農組織,有系統的形成在地青農的品牌,現有臺南市硬質玉米產業鏈、桃園青農聯誼會、臺南市禾作、高屏農13專櫃、彰化莘農、花蓮壽豐印象、養殖青年團等7個在地青農品牌組織。

 未來配合青農創新與創業的特性,輔導將青年農民創業育成平台強化三重點:

 

階段一:青農創意啟動與蒐集

    青農是產業創意的種子,如何透過青年學子從學校教育到產業的接軌,縮小學校與產業間的學用落差,應該是引導農學院校學生進入產業的首部曲。

同時透過青農輔導平台的資源整合,透過學者專家引導經營企劃與創新經營手法,讓青農不但能夠穩健經營,還能透過在地青農組織內部與外部資源的整合,試圖解決產業的人力、組織、產銷經營等第一線的產業問題外,還能夠藉由輔導平台的群聚跨域整合,把過去不可能整合的資源,透過資通訊技術和人力組織的跨域結合,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農企業,造就未來農業價值鏈的新亮點。

 

階段二:育成資源整合與輔導

    新進或其他產業想要投入農業經營前,除了現有的農民學院的知識與技術學習外,農業經營的三高門檻,包括高人力、高技術與高資本的門檻都是讓產業新進者卻步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議需要將青農的育成平台資源整合,成為常態型的育成組織,透過專案辦公室的輔導資源擴散,再加上各區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的實體農企業育成,虛實整合才能夠讓青農的育成輔導沒有區域與時間的落差。

        再者陪伴師的家教角色也隨著青農的階段性需求,擴大陪伴師的專長領域,包括文創、餐旅、烘焙、加工、生技、社企、資通訊、產業化等專長,同時在媒合的階段也視青農的經營階段給予不同資源協助;輔導同時也有青年農民提出試圖利用社會企業的概念,累積利用商業力量來改變農業社會問題的知識與智慧;也希望創造出許多交流圈,讓在不同領域或地區努力著的社會創業家們,這也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

 

階段三:創投與市場資金取得

    企業本身是一部汽車的話,那營運資金就是不可或缺的油料,本中心為配合政策並輔導具創新、創意及未來發展潛力之未公開發行企業發展,具備推薦創櫃版的公司的能量,曾接受本中心執行過經濟部、農委會或原民會等部會相關補助型或輔導型計畫者;補助型計畫例如: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ITD、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等SIIR,或輔導型計畫,例如企業經營品質躍升計畫等,透過審查委員就經營計畫之創新創意、研發能力與智慧財產權管理、市場與競爭優劣勢、產業發展之貢獻度及未來發展潛力等事項進行審查,同時由各審查委員依據「產業專家對申請登錄創櫃板公司創新創意評估意見表」,採委員過半數同意即可。

 

    透過青農創業三階段的輔導,從創意好點子的收集到計畫的實踐,最後從市場或創投機構取得需要的資金,完整三階段的輔導,讓在地的青農組織逐漸蛻變為具備實戰實力的農企業,透過創新與組織經營平台提升競爭力,與國際接軌的時間就在不遠處。

arrow
arrow

    bioc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