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近年來積極輔導法人、團體或政府機關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茶葉產地證明標章註冊,目前嘉義縣政府、鹿谷鄉公所、台北縣市政府、竹山鎮公所及瑞穗鄉農會已分別取得「阿里山高山茶」、「鹿谷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杉林溪茶」及「瑞穗天鶴茶」產地證明標章註冊,其中「阿里山高山茶」及「鹿谷凍頂烏龍茶」產地證明標章已核發使用18萬餘枚於產品包裝上。此外,農委會亦輔導130個茶葉生產單位通過產銷履歷驗證,其產品貼有產銷履歷標章,透過來源追溯管理確保消費者權益。
另報載所稱「賽滅寧」及「亞滅培」等二種農藥臺灣標準分別為日本之4倍及10倍之說法有誤,經查「賽滅寧」農藥於日本標準為20ppm,非為0.5 ppm(我國標準為2ppm);「亞滅培」於日本標準為50ppm,非為1 ppm(我國標準為2ppm),故日本標準反較臺灣寬鬆10至25倍。為確保農產品衛生安全,衛生主管機關對於農產品之殘留農藥安全標準,亦定期與農委會進行會商檢討修訂。
此外,為確保進口茶葉之衛生安全,衛生署業依據「輸入食品查驗辦法」加強進口管制措施,其中針對越南進口之綠茶已施以逐批檢驗;對於其他越南茶之抽批檢驗比率亦自5%提高至20%,經查驗核判為不合格之茶品則依法處以退運、銷毀等,以確保國人健康。
- Dec 17 Thu 2009 08:55
農委會及相關單位力推茶品產地證明標章加強農藥把關
- Dec 11 Fri 2009 17:36
第四次江陳會對台灣農漁業的影響
此次江陳會談四項協議,農業議題就佔了一半。分別是「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農委會也強調,不論是第四次江陳會或ECFA,均與大陸農產品及陸勞開放來台無關。
「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讓雇用大陸漁工制度化,保護台灣漁船船東生命財產
我國漁業勞動力隨著社會演進流失快速,漁業界面臨「找無人」的問題已久,因此自82年起開放12海浬外雇用大陸漁工,多年來均維持「境外雇用、境外作業、過境暫置」方式,只是過去礙於兩岸關係,漁業勞務合作自始缺乏雙方主管機關協議建立制度,船員身分無法查核,發生脫逃等不法事件、勞雇糾紛及事故處理困難等問題,船主權益無法保障,政府需付出大量管理成本。未來,透過兩岸主管機關各自指定之仲介機構辦理大陸船員外派與引進工作,大陸方面依我方需求篩選外派船員,負起保證責任;另明列船主及船員權益,建立糾紛處理機制,維護勞雇雙方權益。對可歸責於船員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造成船主損失,大陸仲介機構需負連帶賠償責任,可保障船主生命與財產安全。
- Dec 08 Tue 2009 18:07
狼來了,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謠言又起
歲入秋收冬藏的時節,辛勤的農民理應可品嚐收穫喜悅的時候,然而事實卻不然。近來我走訪基層、深入農村、面對農民,看不到農民歡欣的一面,感受到的卻是農民許多的不安、恐懼和種種的抱怨,原來在部分農民的心裡一直存在著對於兩岸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的種種疑慮,我心中著實不忍,更不解。政府勢必要展現更強有力的保證,絕對繼續堅持管制830項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立場堅定,說到做到。
近來農村充斥著兩岸簽署ECFA後,大陸的農產品勢將以低價傾銷台灣,台灣的農業都將死蹺翹。這樣的謠言,曾在今年四、五月間在雲林發生負面的結果,當時就因盛傳政府即將開放陸蒜進口,使得產地蒜價從每公斤41元急崩至36元,蒜農叫苦連天。事後證實大陸蒜並沒有開放,但蒜農卻已損失慘重,中間商卻獲益許多。這就是典型的「狼來了」謠言,政治人物得到了好處,農民卻受到傷害。
- Dec 03 Thu 2009 17:45
農民持有河川公地種植許可書可維持農保資格
農委會針對報載「河川地承租人農保資格不保」提出說明,依據經濟部水利署解釋,農民持河川公地使用許可,屬公法上之單方行為,不屬於租賃關係。農委會為保障農民權益,說明凡已經以河川公地種植許可證,依佃農身分申請參加農保者,該等農保被保險人只要是在河川公地種植許可證期限內,且合法從事農作的農民,其農保資格仍繼續維持,以保障農民權益。換言之,只要是繼續取得河川公地使用許可,農保資格不會受到影響。
農委會說,依農會法第 12 條第 1 第 2 款所定「佃農」會員資格以租賃關係為要件。經濟部水利署於 98 年 8 月 21 日函釋,農民持河川公地使用許可,屬於公法上之單方行為,現行之河川管理辦法亦同,即河川公地使用許可,屬公法上之單方行為,不屬於租賃關係。持河川公地種植許可書加入農會會員,其會員資格繼續維持至種植許可使用期限止,如果繼續取得河川公地使用許可,農保資格不會受到影響;屆期因故未能取得者,則可另租賃其他農地或購買農地以補正其農會會員資格條件。
農委會與內政部會銜訂定之「從事農業工作農民申請參加農民健康保險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第 2 條規定略以,承租農地者以平均每人面積 0.2 公頃以上從事農業生產,並訂有租賃契約,經地方法院或民間之公證人公證者,為參加農保資格條件之ㄧ。農民依農委會 78 、 79 年間相關農保函釋,取得河川公地種植許可證作為證件,以佃農身分申請參加農保者,基於信賴保護原則,該等農保被保險人倘繼續取得河川公地實際從事農作之種植許可證,期限內其農保資格應予保障。
- Nov 30 Mon 2009 16:17
大陸官方研擬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七大產業
大陸官方研擬「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畫」,將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資訊產業等7大產業,繼人民幣4兆元經濟刺激方案與10大產業振興規畫後,預計最快2009年底或2010年初公布。 中國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話說,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本月3日在北京科技界大會上演講,詳細說明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溫家寶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低資源能耗、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特徵,之前的人民幣4兆元投資規畫和十大產業振興規畫,目的都是擴大內需、加強基礎建設;現在施政方針將轉向新興產業的開發與投資。資料節錄【2009-11-26/泰國世界日報】
- Nov 26 Thu 2009 15:28
填問卷送農民幣
為瞭解Web2.0時代企業組織及個人的學習偏好,以及應用網路學習知識的經驗,請依據您實際情況來回答下列問題。為了感謝您填寫此份問卷,我們將於11月30日抽出3名幸運的得獎者,公佈於 http://www.cpc.org.tw/ 網站並以email通知。贈送的獎項包括:「農民幣500元」1名、「7-11禮券500元」1名、「誠品圖書禮券500元」1名,並預計於12月初公佈調查分析的結果,再次謝謝您的填寫。
活動網址:http://edm.cpc.tw/9811/CPC98.htm
- Nov 08 Sun 2009 13:43
農委會『98年度農業生物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輔導計畫』 業者提案說明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為推動農業生物技術與精緻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特鼓勵產業界承接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第1期至第3期、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本會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及促成生技成功投資案例計畫(農業部份)之研發成果,落實農業生技研發成果產業化,有效地將技術擴散應用於產業界,並透過產學研的相互激盪與研發創新成果的正面效益下,帶動台灣農業生技持續創新及觸發產業升級的研發技術能量,讓我國農業生物技術以卓越之姿進入國際化的產業競爭舞台。
參加對象:農業生物技術相關企業、法人、公協會、創新育成中心或學研機構等人士。
申請標的: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第1期至第3期、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及促成生技成功投資案例計畫(農業部份)之研發成果
- Sep 03 Thu 2009 16:39
2009農業生技考察團 "歡迎洽詢"
面對全球性能源缺乏、糧食供應不足、氣候快速變遷、新舊疫病威脅等危機,生物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希望,也逐漸衍生龐大商機。為此,全球先進國家幾乎將發展生物科技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依日本生物產業協會(JBA)的資料顯示,日本2010年農業生技市場規模估計將達6.3兆日圓;而美國農業生技產品市場規模亦達50億美元,占年度農業GDP2.86%(主要包括基改產品、動物成長荷爾蒙、生物性農藥及診斷類產品)。
向來以精緻、細緻產品作為市場區格的日本文化,在農業生技產業發展上亦透過精密的技術研發、靈活地網絡運用以及不忘回歸原始滋味的體驗設計,在農業生技的產業鏈上做足準備,逐漸佔領生技消費版圖。中國生產力中心「2009日本農業生技考察團」規劃參訪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MKV Dream株式会社-植物工廠、黒臼洋蘭園、新井武平商店-味增體驗、武甲酒造及日本孟山都公司。從植物(花卉、蔬菜)、動物生技研發,農業生技生產系統管理,商品化經營到基改作物經營,都將在本次考察中給與您豐富的體驗。
- Sep 02 Wed 2009 11:00
2009歐洲花卉暨荷蘭花卉展考察團"熱烈招生中"
400年前,16世紀荷蘭農民開始出口鬱金香,400年後,全世界90個國家出口花卉,荷蘭佔有六成市場,遙遙領先各國。荷蘭以世界花卉市場的思維,將花卉視為高科技產業,在研發與銷售兩端不斷從事創新,以保持領先姿態。本中心連續2年辦理歐洲花卉考察團,深受業界支持與肯定。每年秋季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Horti Fair為國際專業園藝界的年度大事,每年吸引超過50國的業者前來參展、5萬多名國際專家觀摩。
本(98)年度中國生產力中心擬主辦花卉考察團,除參觀荷蘭一年一度的重要國際花卉展覽『2009 International Horti Fair』,更將拜訪荷蘭花卉公司以及農業組織。為進一步拓展花卉外銷市場,並擴展參觀視野,今年首度增加德國利普施塔特,參訪當地著名的組苗培育廠商,其培育的瓶苗品質高、技術純熟,佔有全世界蝴蝶蘭瓶苗生產重要地位。德國素以品質聞名,花卉培育具世界水準,多元性的文化提供了無限的商機以及國際合作機會。期望透過實地參訪及交流,汲取花卉生產技術、產業組織經營及行銷的成功經驗,誠摯邀請您一同參與。
- Aug 26 Wed 2009 16:48
農委會加速辦理莫拉克災害救助 增訂產業輔導專案措施
為協助農漁民快速從莫拉克颱風災害中恢復生產力,農委會主委陳武雄今(17)日下午在記者會中宣示,農委會除將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從寬、從速、從簡辦理災害救助外,已擬定「莫拉克風災產業專案計畫」,包括復建輔導專案措施及產業重建計畫二部分。復建輔導專案措施並依據總統與院長的指示,針對不具備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資格但受災嚴重的農漁民,提供專案復耕復養協助,預計此部分受益農戶至少2萬5千戶,所需經費粗估約需20億元。這項新訂的產業輔導專案措施將自8月18日起至8月31日止受理農漁民的申請,其相關規定及程序將立即函送各縣市政府轉請鄉鎮公所協助辦理,並在農委會網站公布,期能提供農漁民朋友最實質的幫助。另產業重建計畫將於一星期內提出,同時由所屬農林漁牧試驗所及各農業改良場全面動員組成13個農業技術服務團,並邀請相關大學院校教授或產業界專家共同參與,提供相關產業與轄區內農民技術支援。
陳主委說,莫拉克颱風發生以來,總統與行政院劉院長在南下勘災期間多次接獲農漁民陳情,希望政府能盡全力幫助他們,總統與院長當場承諾並指示農委會加速救助腳步。農委會除就現行農業天然災害救助體系架構儘力放寬申請期限、寬緩專案貸款本息、從速勘災簡化作業程序等事項(詳情可參考農委會網站)外,並針對農漁畜產業的重建輔導擬定計畫,包括復建輔導專案措施及產業重建計畫二部分。
今日陳主委特別就產業輔導專案措施提出說明,現行對農業受天然災害的緊急救助,雖已有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可為遵循辦理,但鑑於莫拉克風災農業災損嚴重且影響區域特別廣,有部分農漁民因為土地權屬或產業登記等問題無法符合天然災害救助資格,所以別擬訂「專案輔導措施」給予協助,實施地區包括已公告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的高雄縣、花蓮縣、屏東縣、台東縣、台南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彰化縣、台中縣、嘉義市、南投縣、苗栗縣、澎湖縣等14個災情嚴重縣市;未列入上述災害嚴重地區的其他縣市,若因區域性災損嚴重,經縣市政府會同農委會各試驗改良場所勘查,認定對農民產生嚴重損害者,於災害發生後一定期間內,也可選擇補助項目並檢附勘查報告等相關資料,報請農委會審查核定納入專案輔導地區。補助金額則依各產業特性分別規定,例如:嚴重災區農糧作物稻米每公頃補助1萬6千元、果樹每公頃補助6萬元、毛豬每頭5百元等;為了簡化程序,其申請方式均與農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相同,向鄉鎮市公所提出申請即可,不過因為這是產業輔導的特殊規定,農漁民應攜帶的文件、補助的項目與額度等資料,農委會均將公布在該會網站,並會函請縣市政府轉請鄉政公所協助辦理。這項新措施已經獲得行政院支持辦理,預計受益農戶將達2萬5千戶以上,所需經費粗估需20億元。農委會接續將與地方執行單位密切聯繫說明這項新措施之規定。

